冬病为何要夏治,看完你就懂了!

发布时间:2023-06-30 10:00:00

养生需要的不仅方法,更重要的智慧。如我们常看到的养生谚语“若想小儿安,常带三分饥与寒”,道理何在?再如“冬病夏治”,何为“冬病”,为何要“夏治”?今天,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将为大家解读其中的养生智慧。


养生要尊重自然,

更不能忘记自身的责任。


俗话说“若想小儿安,常带三分饥与寒”。可是看看现在的孩子们,不是瘦瘦的身体顶个大大的脑袋,就是肥嘟嘟地跑不快,身上的肉松松软软,想要捏个结实的小屁股都不容易找到,更有甚者糖尿病发病率增高,高血压向低龄蔓延。


究其原因是家长爱孩子却不得其法。孩子脸上、身上都已经长满了热出来的痱子,还担心孩子穿得不暖;孩子都已经咽不下饭了,还端着饭碗跟在屁股后面填鸭式地喂饭;孩子都已经体重远远超标了,还担心营养不够大鱼大肉任吃不限。


微信图片_20230629150403


排除先天的原因,如果孩子隔三岔五就会感冒或者孩子当吃饭是苦差,父母就该检讨教养孩子的方式了。温室的花朵不茁壮,那是因为呵护太过火,以至于花朵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;经冬的小草能发芽,那是因为经过风吹雨淋的洗礼,小草的生命力更加顽强。


养生要与自然和谐相处,

更贵在顺势而为、借力使力。


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就是借助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春夏两季提升人体的阳气、借助阳气收藏的秋冬两季滋养阴津。“冬病夏治”,借力一年中气温最高、阳气极旺的“伏夏”,趁那些冬季常发的、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症状缓解,因势利导地借天地之阳气更有效地祛除体内寒邪、扶助正气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微信图片_20230629150408


当冬天来临的时候,这类疾病再次发病的时候症状就会减轻,甚至于不发病。有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结肠炎、易患感冒、虚寒性胃痛,以及平素畏寒肢冷、手脚冰凉、恶风、女性痛经严重的,都不要错过每年七、八月的黄金养生时间。这就是四季更替揭示的养生智慧。


有些人说养生难,是因为在寻求养生的过程中仅仅关注了人身一小点,却忽略了从自然、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能量。


微信图片_20230629150412


养生其实很简单,只要掌握了自然的规律,遵循“三因制宜”的原则,让人身这个小宇宙和天地这个大宇宙保持一致,处于同样的律动,生命的能量自然就有了源源不绝的补给,健康就有了坚强厚实的靠山。


文章来源:《养生固本 健康人生》




赞一个